一天一夜的長途之旅,當劉建設帶著團隊,從火車站出來的時候,清晨的廈州市街頭,那繁忙的景象、擁堵的交通、高樓林立的繁華,讓劉建設等人炫目不已。
他的血在燃燒、激情在迸發,同時內心又帶著濃濃的自卑。身上的這套西裝,在黃龍縣應該算的上是比較洋氣了,可當劉建設匯入廈州的人潮之中時,卻顯得自己那麼普通、那麼渺小、那麼不起眼。
他們的這種土,不僅僅是體現在衣著上,說話的口音、走路的姿勢、平日里的言談舉止,以及他們眼神里透露出的落後思想,與經濟發展前沿城市產生的碰撞,都使得這群人與眼前的環境格格不入。
在黃龍縣,他們是受人尊敬的大領導,是同事眼中的大能人;可離開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,褪去了那一身光環後,置身於繁華的大都會,卻又顯得那麼滄海一粟。
計程車上,劉建設望著窗外那些高聳入雲的大廈,看著那些中文、英文混合的廣告牌,他搞不明白這些大樓里,都是幹啥買賣的?既不種地又不搞生產,他們能掙錢嗎?掙誰的錢?
劉建設雖然也是個大學生,可他求學那年,省城還像個「大農村」,最高的建築也不過是國賓酒店。畢業後他在縣裡待了兩年,然後就紮根基層,從管理區幹部,一步步升到了鎮上;然後又從鎮里爬到高位,最後因為業績突出,又被升到了縣裡。
短短十幾年,劉建設忽然覺得自己與這個世界脫軌了,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能量,使國家在這麼短時間裡,有了如此日新月異的變化呢?
在去往廈州國際會展中心的路上,劉建設望著那些鋼鐵巨蔥般的高屋建瓴,看著那些九曲十八彎的高架橋,那湛藍天空下,一架架扯著白線往返的飛機,再想想自己的家鄉,貧瘠而又落後,落後而不自知,甚至洋洋自得,好多領導都滿足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。
劉建設的眼裡含滿了淚水,廈州給他的衝擊是巨大的。尤其當他站在領導者的角度,拿黃龍甚至江臨,來跟廈州作對比的時候,內心除了羞愧,就只剩憤懣!
上午9點多鐘,他們先去會展中心辦理了參會手續,又與「企業家峰會」主辦方的人,簡單打了個照面。是的,就是簡單說了幾句話,黃龍來的小領導,不可能受到主辦方的額外重視,這裡不是黃龍,這裡是廈州。
接著他們在會展中心對面的酒店,辦理了入住手續。一行人放下行李後,根本來不及休息,劉建設就催命似的叫人下樓,然後委託酒店前台,給叫了輛包車。
時間是寶貴的、血液是沸騰的,那麼多的成功經驗擺在眼前,劉建設又怎能不利用這次稀有的考察機會,好好研究一下人家的發展模式?
一行人餓著肚子就開始上路,團隊里好歹有心細的人,背了一包從火車上沒吃完的麵包、礦泉水。他們一邊簡單就餐,一邊讓司機先圍著廈州城區轉。
他只看不說話,大腦卻快速地轉動著。城區轉完去郊區,郊區有很多知名的大工廠、大企業,然後就是周圍的農村鄉下。這邊的農村鄉下好像都不怎麼種地,而是各種小工廠林立。
劉建設通過這些小工廠的名字,工廠進出貨的運輸車來判斷,這些小工廠應該是在為郊區的大企業做代工。
於是他腦子裡的經濟模式開始成型!廈州的發展模式,應該是「城區商業化——郊區工業化——農村代工化」。商業化的城區負責產品外銷與宣傳,工業化的郊區負責產品的生產與組裝,農村小廠代工,為大企業提供生產配套。
想明白是一回事,但具體實施起來又是另一回事。他把這套模式照搬到黃龍地區的發展上,卻又有些無從下手。
好記性不如爛筆頭,劉建設捧著日記本,把一路上看到的、想到的,事無巨細全都給寫了下來,這樣回頭開內部討論會的時候,才能言之有物,甚至能給其他人帶來啟發。而不是再像從前那樣,只是拿高腔、唱高調,空喊口號卻討論不出任何東西出來。
一整天的考察過後,劉建設的骨頭都要累散架了!他也時常問自己,為什麼要這麼拚命?到底是為了誰?是為了自己在職位上能繼續高升?還是為了手中的權力更大?
都不是!可能就是為了一句話吧,老百姓口中的一句話。多年後,當黃龍人都過上了好日子,當他們街頭巷尾談起國家大事時,能順便提上一句:「劉建設是個好樣的,咱黃龍能有今天,還是劉建設在位那幾年,給硬生生搞出來的。」
人的需求,絕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,金錢與享受,那只是人性最底層的需求。越過這些,就是對於精神的需求,愛與被愛,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。
很明顯,無論高原、孫濤江,還是此刻的劉建設,他們都需要大愛之心,需要自我價值的實現。
第二天峰會開幕,劉建設是徹底漲了眼界,這才是經濟發展的前沿,才是大格局、大眼界、大智慧。
台上領導的致辭令他醍醐灌頂、精神都為之顫慄!他們所站的高度完全不一樣,從國際供需關係的分析,到對國家最新政策的解讀,再到對下一個經濟增長點的預測,到商業模式的革新……
他聽得入神,手裡的筆都忘了做記錄,那種對於知識的渴求、經驗的汲取,令他單純地像個小學生,如信徒聆聽經文般虔誠。
「國家崛起的巨大勢能,正在強力推動各產業的繁榮發展。這是一個無比沸騰的年代,在座的我們無法失去、不能錯過!即使艱難前行,也莫要沉寂無聲;寧願披荊斬棘,也不要安於平凡。偉大的時代,鑄就偉大的企業,乘勢而飛,皆能翱翔於九天。在座的各位,吾與君共勉之!」
這是開幕式的最後致辭,也是劉建設這些年下來,聽到的經濟發展的最強呼聲!